俗语:有福之人两腿毛,无福之人毛两腿,是何意?你
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这是当代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。老祖宗留下来的话,每个都需要剃干净再去发扬吗?显然不是这样的,存在就有其合理性。一些老话,之所以能在悠久的历史中万古长青,肯定有属于他的价值。
虽然古代没有现代各种学科的分类。但是老祖宗总能用一句精华,来诠释一些事情和道理。比如“有福之人两腿毛,无福之人毛两腿”。今天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,认识一下老祖宗的人术观。
一、什么叫有“有福之人两腿毛”
老祖宗的认识显然是十分深刻的,有福无福通过两腿的表现就判定出来。就算是放到现如今,依然是可以发现——很多俗语,大都是古代现实生活的写照。
不过这当中可能会让人产生费解的是,福气怎么就会和腿毛搭上了关系呢?这里是不是有些荒诞呢?其实不然,这当中有古人对生活的总结。通过对腿上的毛发来判定有无福气,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我们都知道,生活在古代。“士农工商”,除去当官的和商人,剩下的就剩下农民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代的富人和当官的生活。古人并不像现代人,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现在的并不一样。跑腿打杂的事,大部分都是手下的佣人在做,让有福气之人去做的事,其实并不多。那些有福之人,吃穿住行,几乎都是有人伺候。腿上长毛,有福绵延。
《孝经·开宗明义》有语:
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!”
自从儒家经典深入人心之后,古人愈发重视名节和身体。正所谓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”,很多人甚至把这个看成比生命还重要。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出来,腿上的毛发,古人肯定也是十分爱护的。至于为什么说有福之人腿毛旺盛,还要继续往下看。
二、我们先来看一下无福之人。
为什么说腿毛少就是无福之人?这个其实是有一定的参考依据。《锄禾》有云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粮食的重视程度,和自古以来人们对粮食的敬畏。作为人口基数最大的农民,生活是十分艰辛的。他们每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不敢有一丝懈怠。如今的我们,或许不能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。
每当天下大乱,或者各种灾害出现后,不知道有多少农民要丧命。尤其中国古代的统治者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实行“重农抑商”的国策。这意味着农民必须要耕地劳作,以便于统治者更好地管控农民。
可以说,古代农民的生活相当贫苦。杜甫的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中有云:“路有冻死骨,朱门酒肉臭。”从这句诗可以看出,即使是富庶的唐朝,农民的生活状态依旧好不到哪里去!
每天都要劳作的农民,下田干活,自然总要避免不了一件事:撸起裤腿,以便于干活。一天尚可,毛发无损,如果是十年如一日呢?长时间的体外接触,做的都是辛苦活。毛发的损伤,是无可避免的。长此以往的话。腿上的毛发,脱落的脱落,磨损的磨损,毛发肯定是少之又少。渐渐地,就没有多少了。
古代的“毛”和“忙”是谐音,“毛”和“光”亦然。生活在古代的农民,时时刻刻都要为了一家人的吃喝着想,想要不忙,肯定是不可能的。那么腿上无毛,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三、总结
老祖宗的话“有福之人两腿毛,无福之人毛两腿”,对于有福和无福的人都是有些一定的合理性。我们不能说“有福”的人就不会忙,但是“无福”的人生活在古代一定会很忙。如果不忙的话,当年的口粮就很有可能没有。“有福”的富人可不这样,他们肯定也有忙的时候,但是他们忙的是如何赚更多的钱,根本不会下地干活。因此,俗话的意义,便也可以理解了。文创投稿邮箱:353583257@qq.com 河南全媒体新闻/大自在网络文创中心合作电话:15038148599